close

哈囉,

        去年(2009)我徹底地測試然後評析了 Stella SW,而今天該是輪到Daiwa相對應於Shimano的旗艦級捲線器的時候了。無論何時討論到最佳的紡車捲線器,這2顆總是會被相提並論,與Stella對照參考與互相比較是不可避免的。但當Stella被提及時,我將試著不要太仔細地去說明,而使得評析變得更冗長,如果你想要更進一步閱讀相關內容,你可以參考網站上Stella個別的評析。

 

在我們開始前,我需要解釋一下:我不寫雜誌風格的評析。他們做了些簡單整理和注重在捲線器外部,然後以製造商提供的規格表為根基,憑著單方面的問題,以像是「它很棒」與「它很糟糕」或類似的用語,來告訴你捲線器是耐用與可靠的。我對捲線器測試、施加壓力和推向極限,然後在盡可能直接地貼出我的發現之前,自行拆開它們檢視每樣東西。所以對於你的口味而言,如果它太冗長或太技術化,請跳過該段章節往下一段繼續,而最終你會找到它的要點。

 

Saltiga是專用的海水巨物釣遊紡車捲線器,共有3個等級。4500-5000型是中等尺寸級,而3500-4000型比較小,而最後面大型的6500Shimano1800020000Stella SW相匹敵。這裡評析的5000型是4.4:1齒比的版本,而5.7:1版的稱為5000H(高速)4500/4500HStella 8000SW的線容量完全相同,而5000/5000H則與10000SW線容量相同。

  

當我第一次檢視新Saltiga時,比早先還要讓我印象深刻,我不認為會有太多爭議,它是現役捲線器中外觀最好看的的一顆。

 

01.jpg  

 

但不只是外觀讓我印象深刻,轉動把手數圈就顯示出令人驚異而且優於舊Saltiga的改善。當他們在設計這顆捲線器時,很明顯地採納了Stella的無阻力旋轉(Free Spinning)概念,而他們毫無疑問地成功了。對我而言,很清楚地新SaltigaStella轉動得更沒有阻力和更輕盈。其相異處是非常微妙而不是很容易明顯察覺的。但我確實能感受到它,而考慮到舊Saltiga比較起來,旋轉是如此地緊,使得它讓人更印象深刻。我要在此重複和提醒:無阻力旋轉(Free Spinning)相等於滑順度(smoothness)是不精確的。無阻力旋轉是把手轉動感到的輕盈度與流暢性,而滑順度則是捲線器操作時,沒有齒輪噪音與嗡嗡聲。再說一次,Saltiga在滑順度上輕易地勝出,Stella是一顆安靜的捲線器,齒輪很難產生噪音,但是新Saltiga運作得更安靜,而齒輪嚙合得幾近無聲。再說一次,在滑順度上,差異度不多,但還是有差異,而我無疑地支持Saltiga

 

Saltiga有比舊型更深的線杯,相當地增加了線容量,我不會用剪斷釣線的方式來量測線容量,因為那是不合理的,所以我換個方式說,新的4500型可以裝入直徑0.013/320碼的PE(直徑0.33mm/300mPE),而5000型可容直徑0.0145/270碼的PE(直徑0.37mm/250mPE),比起舊Saltiga,容量粗略約增加25%。而在重量上,新型也比舊型來得重。

 

02.jpg

他們宣稱5000型重21.1盎司(600),但在實際上它還要重上0.5盎司而達到21.6盎司(614)

 

 

隨捲線器而來的附件

 

03.jpg  

不像ShimanoStella上的做法,Daiwa並未製造特別標註的版本供應出口銷售,所以外盒上的規格標示,印有數種語言,除了日語外,還包含有英語。隨機的操說明書有兩本,一本是日語,另一本則是英語。也有一個裝有線杯墊片的塑膠袋,讓使用者根據使用線徑來調節線杯內的釣線分佈,一個捲線器護袋。而他們終於停止在線杯上加裝那個愚蠢的釣線固定夾,而改用一個類似Stella的彈性線杯束帶(紅色箭頭)。嗯…每個人都想要省錢,但Daiwa是偶而貪一下小便宜。這就是為什麼捲線器護袋上只有”Daiwa”字樣而沒有標示”Saltiga”,而線杯束帶也只有Daiwa的商標,沒有型號的標示。這讓他們也能在其他機型使用相同的護袋與線杯束帶。Stella的護袋與線杯束帶都有Stella字樣,而Stella線杯束帶上有多組裝一塊舌狀物,以便於取下,但Daiwa的線杯束帶沒有,讓它令人討厭地難以捏住來取下它。

 

4500/5000型的最大煞車值是33(15公斤),比Stella 8000/10000型的50(23公斤)要來得少,但是比舊saltiga22(10公斤)煞車值明顯地增加。捲線器製造商通常宣稱的最大煞車數值是不實在的;煞車墊片或許真的能夠產生如廣告宣稱的數值,但那並不意謂捲線器可以用這個數值來釣魚。例如:舊型Saltiga650066(30公斤煞車值,但我自己測試它的結果,在只有45.2磅(20.5公斤)時,線擋桿臂就已經碰到線杯了,而且當負載解除後,線擋桿臂不會回到它原來的位置。更確切地說,整個紡線架臂變成永久地比原來位置向線杯靠近約2公厘。稍後我會回到紡線架,並且告訴你它實際上可以承受多大煞車值設定。

 

04.jpg  

 

Daiwa不附贈他們使用的磁油但我透過我在日本的熟人設法取得了一些它們宣稱它優於一般通用的樣式而且是專門為長效性與零件阻力而制定但對我而言在這當下是無從驗證的

 

 

 

煞車組件

 

05.jpg

煞車片組的數量與煞車片的排列與舊Saltiga相同,但煞車片的結構不同。舊型的是會脆化的純碳(pure carbon),在高煞車值設定下會突然有黏性,使得那些追求大型遠海魚種的人,甚至在捲線器還沒上好線時,就會用Carbontex煞車片來取代它們。新的煞車片(紅色箭頭)是以極類似-如果不是完全相同-Carbontex煞車片的波浪狀碳纖維製成,性能也是一樣好。沒有任何突然呈現尖峰的曲線,一致性佳而且平順,而熱的累積明顯地少於舊Saltiga。我還發現新的煞車片更持久,不像舊煞車片,它們不會掉屑而產生你可能很熟悉的舊型saltiga會有的黏性殘渣。這意味煞車組件更長壽和更少需要保養。

 

 

 

 

 

剎車調節鈕

 

06.jpg  

我當然期待他們會跟進Shimano的做法,為2010 Saltiga製造金屬的煞車調節鈕,但是他們仍保留了舊型的塑膠材質調節鈕,這回上面有”Saltiga”字樣。

 

07.jpg

然而他們的確跟進了Shimano採用會接觸到煞車片組的金屬內蓋(1),不會像舊Saltiga一般有融化的問題,而隨著最大煞車值的增加,金屬內蓋也比較合理。Daiwa並不像現今大部分的捲線器製造廠一般,調節鈕是有方向性的與軸心桿嵌合。反而他們執著於他們那超過17年的老設計,一個金屬彈片(紅色箭頭)雙重地擔負調節鈕響片和煞車值調整器的一部分,使調節鈕維持線杯旋轉與出線。環繞在調節鈕的圓形防水密封(2)使得煞車片組不會進水,即使捲線器完全泡在水中,它工作得依然很好。

 

煞車調節響齒

 

08.jpg  

 

讓我們非常近距離地看看

 

09.jpg  

這個煞車響齒也是直接沿用自舊Saltiga,但針對2010Saltiga,它經過鍍層拋光,看起來美觀,但是當調節鈕被轉動時,金屬彈片(往前3張圖片)會磨掉鍍層,殘留金屬碎屑(紅色箭頭)在響齒的四周附近。煞車調節鈕不需要使用很久,才會發生這種現象,只要把調節鈕轉到最緊,再調到最鬆,來回2次就會發生!

 

 

10.jpg  

那些金屬碎屑會附著在軸心和其他零件之間,而當線杯被取下,然後裝上,碎屑也會黏在煞車片上(紅色箭頭)。它不會有害或影響到捲線器的煞車功能,但對於一顆知名品牌捲線器,感覺就是太廉價和差勁的工藝水準。

 

 

11.jpg  

煞車的運行機制上有2個培林。我發現上面的培林是沒有保護層或密封的開放型。這是整顆捲線器唯一沒有保護的培林。煞車組件當然是防水的,而且這個培林安全地不會被海水侵入。但仍然是節省成本的便宜貨而且每顆捲線器省不到0.2元美金!說真的,這有什麼意義?保護層能夠良好地保持潤滑和預防煞車油滲入而與培林潤滑油這種不同類型的油料混合。讓人感激不盡,煞車片不會殘留碎屑而黏住培林。

 

 

略過煞車組件

 

 

 

12.jpg

線杯軸心和響片的設計是直接沿襲舊Saltiga使用完全相同的零件。這裡你可以看見頂端用來使插銷定位的密封圈(1),和非常有效的線杯底端防水的底部密封圈(2)Stella設計上的優點是2個線杯培林一直沒有改變地位在線杯內,而且被線杯密封所保護,然而在Saltiga上,線杯底部培林(3)是留在軸心桿上,而密封圈是在它的上方,如果整顆捲線器泡水,就會使培林暴露在鹹水中。

 

 

我的捲線器新來時附有2個已裝上的線杯調整片(紅色箭頭)2塊調整片對於使釣線平均分布於線杯內是需要的我拿掉其中一片但是釣線在線杯內形成前半部比較大的圓錐形所以我得把第2塊調整片再裝回去為什麼第2塊調整片讓我很感覺困擾請深呼吸一下再看下去

 

 

13.jpg

線杯是承載於這個小金屬碟(1)金屬碟上有一個突起部位(x)它邊緣有兩個切面(紅色箭頭)這個突起應該要能容納線杯調整片和防止它們轉動。如圖你可以看到調整片,一旦裝上,它們就會有部分毀損(藍色箭頭),因為星形的孔洞與金屬碟突起並不相合,但這只是次要的問題

 

  

14.jpg

主要的問題點是突起的部位(x)只有足夠的高度容納僅僅一片調整片。所以當第2塊調整片放上去,沒有東西防止它移動和偏離中心,繼續往下看

 

 

15.jpg

培林(紅色箭頭)是疊在我們剛剛看到的突起部位上,但是因為第2塊調整片與突起部位不相合和偏離中心移動,它會從底下或周圍卡住培林,使其無法如正常培林一樣轉動。所以基本上這個設計不能容納第2塊調整片,而如果加上第2塊調整片,它會妨礙培林發揮正常功能,以致當線杯出線時,培林實際上是靠外緣沒有培林功能的邊緣滑動。

 

而略過調整片的配置,捲線器的使用手冊的線杯裝法和對應添加和移除墊片的方向,是常見的錯誤,圖片顯示的墊片裝入/取下簡單得好像沒有什麼東西會因此而損壞。下面是手冊的照片; 

 

16.jpg

好吧!我倒看看有人敢看了照著去嘗試取下或裝上調整片!這是不可能發生的。裝上或取下調整片唯一的方法,就是先取下密封圈,接著是插銷,然後取下整個線杯軸襯,再來是培林,只有這樣才能加入或拿掉墊片。嘗試如這張”單純的”圖片般地直接取下墊片,會讓你因失敗而哭泣,而硬往下壓進墊片也會損壞密封圈。奇怪得很,在上面這張來自操作手冊的圖中,畫的捲線器明顯地是2010 Saltiga(注意線杯),但是他們故意地把線杯軸襯畫錯成類似上下顛倒的Certate,而能夠在不損壞任何東西的條件下,加入或取下墊片!!!嗯…

 

  

17.jpg  

 

線杯軸襯內部(紅色箭頭)也有密封圈,防止海水由軸襯底下滲入煞車片。我嚴格地測試它後,發現線杯100%防水,而海水不可能進入煞車組件。

 

  

 

18.jpg  

 

談到密封機制,這顆捲線器的機體也是100%防水,它被浸水,在水中轉動把手,在最終的測試裡,我把它丟進魚缸底24小時,連一點濕氣都沒有滲入,在以上的照片中,你可以看到軸心密封(紅色箭頭)由螺帽護蓋(x)底部突出。當我們進行到後面,我會詳細說明密封機制。

 

 

  

19.jpg  

 

螺帽護蓋(1)的反面。它是塑膠製,而你可以注意它的螺絲(2),這些螺絲有著大間距的螺牙,因為它們是被鎖進塑膠材質的紡線架。你當然明白針對一些材質如塑膠或木頭,必須使用大間距的攻牙螺絲,而小間距螺牙適用來鎖金屬材質。

 

  

 

20.jpg

 

紡線架螺帽。這裡你可以完全地看到軸心密封(1),和一個用來防止水由上圖的螺帽護蓋底下滲入的O形密封圈(2)

 

 

 

 

 

 

21.jpg

 

密封圈(1),一個減低軸心與螺帽培林之間磨損的墊圈(2),和培林本體(3)。我先前已經仔細解釋過培林,但快速地提一下,它隔離了軸心與紡線架。這是早在1998年,由Shimano為Stella F系列開發,是一個很基本的功能,而從那時起就被其他廠牌拷貝,用於各自的高階捲線器上。當捲線器在有附載的條件下使用時,這個功能(稱為浮動軸心"floating shaft”)降低了軸心與紡線架(明確說是驅動齒輪內壁)之間的磨擦,所產生的煞車效應和能量損失,而當捲線器加上負載捲動時,在滑順度與效能上的顯著差異,是實際可以感覺得到的。

 

 

 

 

 

 

紡線架

 

22.jpg  

 

紡線架是由Daiwa稱之為”Zaion”的材質製成。我們首先需要瞭解這材料是什麼或不是什麼。現在Daiwa宣傳它是一種突破性的材質,適用於頂級的Saltiga,僅僅因其特性。好吧,我有一份Daiwa 2007年發行的PDF檔,當時他們沒想到會在未來的Saltiga上應用到它,以下就是有關什麼是”Zaion”的PDF檔內容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cklee04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